广角镜/慧说

慈心花开遍地金

2015年06月18日 00:00   0   2303
来源:慈善公益报

蛙盟云按:智慧全媒体技术提供商-关注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透明化的平台,北京金启程科技的产品线:数字报、数字报软件、电子报软件、移动数字报APP、全媒体集群门户、portal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CMS系统、政府门户、教育门户等。
    xpaper数字报云:注册会员即可获得1000元代金券。我现在就要注册数字报云平台,【点击注册】

被誉为中国好人村的陕西省铜川市王家砭村的感人故事正在广泛传颂。今日的王家砭究竟如何?好在哪里?日前,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上午9时许,早已在村委社区广场迎候的村党委副书记王文涛,村委会副主任王爱常、郝彩霞接待了我们。在王文涛等带领下,记者先后参观了老年活动中心、宣传展板、荣誉展室、文学社、陶瓷企业及村容村貌,并听取了介绍。

王家砭村地处铜川耀州区西北方丘陵地带,总面积5.01平方公里,有可耕地3890亩,村民535户2149人,中共党员103名。该村依漆水河而建,包茂高速和210 国道穿村而过,过往车辆川流不息,因此车辆侧翻、行人溺水、人员受伤的事故在此经常发生,救人帮困也成了王家砭村民的一种习惯。

“好人扎堆王家砭,好事多得成串串……”这是王家砭农民诗社王全林创作的《王家砭的好人夸不完》快板唱词。去年4 月,铜川王家砭村荣登“中国好人榜”,成为陕西省唯一上榜的集体。“好人村”这是王家砭村的集体符号、新的名声。

助人为乐是王家砭村民的好风尚。2013 年12 月17 日,210 国道上一辆载有25吨橘子的内蒙古货车准备上包茂高速时,因货车连接轴断裂,在匝道上发生了侧翻,橘子散落一地。王家砭村的42名村民自发对事故车辆进行救助,不但帮忙捡拾被倾撒的橘子,安慰照顾司机和货主,还两天一夜的帮助照看着路边的货物。他们的无私和善良,感动了事故车辆的司机和货主。去年2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此帮货主捡拾橘子事迹与当时其他地区货物遭到哄抢的现象做了对比性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2014年11月7日凌晨时分,一辆榆林牌照的运煤大货车行驶到210国道王家砭村附近时,不慎翻入路边排水渠,38吨煤全部抛洒一地,又是王家砭的13名村民自发组成救援队伍,帮助司机将洒落的煤块收集到一起,全部装上转运车辆。车主闫乐乐感激地要请村民吃饭,被谢绝了。车主感激地说:“还没见过帮人干活不要一分钱的,王家砭人真好!”

崇德向善是王家砭村的好传统。在王家砭村,纯朴的民风、助人为乐的精神成为了一种传统。谁家有红白喜事,村民都主动帮忙,积德行善已成为王家砭村民的自觉行动。

1970年,漆水河发洪水,王家砭村村民自发组织抢救上游国有木材厂被洪水冲下来的木料,到洪水里救人、捞牲畜。

1979年,村民王都在饲养窑里修房,突然窑洞塌方,王都和姐夫、妻弟3 人被埋。村民朱北晨和父亲、弟弟一起,把人救了出来。

1986年,在王家砭村附近的孟家塬,一辆拖拉机翻到路边,司机昏迷不醒,朱北晨和朱建伟开着拖拉机路过,父子俩二话没说,把司机抬到自己的车上,送到附近医院抢救。

1994 年,村边210 国道上发生一起农用三轮车交通事故,村上不少人自觉参加救援,帮助过路的司机。

2005年,一辆拉菜车在路上侧翻,菜全部倾洒,村里人就帮着司机把菜全部装上车送走。

润物无声,水到渠成。自1996年以来,王家砭村坚持每年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先进个人”、“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评比活动,在每年的大年初一或者正月十五,召开全体村民大会,隆重表彰先进人物,用先进事迹鼓舞人、感化人。号召村民向先进人物看齐,在全村形成了讲文明、尚道德的村风。

为什么王家砭村的村民争着做好人好事,在村里争着帮助老弱,在家里爱护媳妇、孝顺公婆?因为在王家砭,有一群乐于奉献的共产党员,有一群为村集体事业操心出力的村干部,有一群勤劳善良、朴实仁厚的好村民。

长期为村上扫马路的共产党员王学军,村上人没有不说好的。他每天半夜两三点就起来扫马路,等到天亮了,又挨家挨户敲门问村有没有要倒的垃圾。

精神文明推动了王家砭的经济发展,使王家砭村走上致富路。村党委书记王科与王文涛搭班子几十年,硬是将一个农业生产条件差、底子薄、村民收入低的贫困村带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他们从“黑白二娃”淘第一桶金开始,(黑就是煤矿,白就是白灰窑)带领村民创业。改革开放后,王家砭又办起了油坊、耀瓷、建材等36家企业。如今的唐宋瓷厂已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名窑之一。

2014 年,王家砭村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5 万元,村公共积累6000 多万元。村民都住上了小洋楼,家家有了大彩电、电脑和互联网,不少家庭还有了小汽车。60岁以上老人有养老金,考上大学的学生有奖学金,还每月为村民发放福利食用油。村里还成立了管弦乐队、篮球队、锣鼓秧歌队,每月一场电影、每季一场诗会、每年一次农民“春晚”。村民们说,日子好了,大家的精神追求多了,素质也就提高了。

多年来,王家砭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陕西小康村”等荣誉称号。在王家砭中心社区一楼的大厅展室里,100多块大大小小的奖牌、奖杯、奖状记录着王家砭村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近些年来,刘云山、赵乐际、刘奇葆等党和国家领导先后到王家砭村视察慰问,对富裕文明的王家砭村给予了充分肯定。

这些动人的故事,全面展示了王家砭村良好的时代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王家砭人是助人为乐、崇德向善的道德楷模,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典型。

采访临近结束时,王文涛才向记者道出王家砭村三个字的含义。据史志家谱记载,这个村村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朝,在600多年前,是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至此地。因该村80%的人都姓王,“砭”字,过去曾写作“匾”。传说村里出过一个名医,助人为乐,崇德向善。后来改成“砭”字,意思是“可以治病的石头”。

如今,王家砭的村民们在村党委书记王科、村主任王小军的带领下,以大力发展陶瓷、矿产、果业等支柱产业,打造耀州陶艺、药王故里、乡村生态等旅游品牌项目为发展愿景。树立见贤思齐、崇德扬善、昂扬向上的良好村风。正如当地村民编的顺口溜那样:“村民挣钱不出去,离土不离乡,务工又务农,走的水泥路,住的小洋楼,喝的自来水,吃的供应油,月月有钱领,养老不发愁。”这不就是一幅走向富裕文明的当代中国小康村、文明村的美好图景吗?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本篇文章来源于 "xpaper报刊网|蛙盟云平台" :http://www.womtech.net/html/hssy1/index.shtml

更多技术资讯,请访问公司官网http://www.jinostart.com

xpaper数字报刊系统介绍,请访问http://www.jinostart.com/html/comp1/content/newsmedia/2016-07-22/1-40-1.shtml

Xpaper数字报报刊云&蛙盟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xpaper&蛙盟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xpaper软件版权归金启程科技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启程科技&蛙盟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xpaper&蛙盟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xpaper数字报报刊云&蛙盟云运营中心 Email:jinostart@126.com

下载womtech蛙盟云app客户端 关注蛙盟云微信公众号
下载womtech蛙盟云app客户端 关注蛙盟云微信公众号
©2015北京金启程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02495号-2